12因缘法,又称为“十二缘起”,是佛教中解释生命和宇宙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基本原理。它详细阐述了生命在轮回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理解这些因果关系来达到解脱。

以下是12因缘法的正确解释:
1. 无明(Avijja):指的是对生命真相的无知,包括对自身、他人和宇宙的本质缺乏认识。
2. 行(Samskara):由于无明产生的行为和思想,包括善行、恶行和烦恼。
3. 名色(Namarupa):行为和思想累积后形成的身体和生命现象。
4. 六入(Saddha-vijnana):身体和生命现象形成后,与之对应的感官功能,如视觉、听觉等。
5. 接触(Sparsa):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产生感觉和情感。
6. 爱欲(Tanhā):对感官接触到的对象产生喜爱和欲望。
7. 取(Upadana):对所爱对象产生占有欲和执着。
8. 有(Bhava):由于占有欲和执着,生命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9. 生(Jati):生命的出生,指个体的出生。
10. 老死(Jaramarana):生命的衰老和死亡。
11. 痛苦(Dukkha):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痛苦和不幸。
12. 无明(Avijja):由于痛苦,人们对生命真相的认识进一步被蒙蔽,如此轮回不断。
12因缘法揭示了生命轮回的因果链条,强调了解脱的关键在于断除无明和烦恼,从而打破轮回的循环。通过修行,人们可以逐渐消除无明,达到涅槃的境界。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