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秋节来历和传说》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书等教学资源。
2. 纸、笔、彩笔等绘画材料。
3. 竹子、彩纸、胶水等制作灯笼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这是中秋节。”
二、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1. 教师讲述中秋节来历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
三、中秋节的传说
1. 教师继续讲述中秋节的相关传说,如月饼的由来、赏月的习俗等。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手工制作
1.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竹子、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灯笼。
2.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五、展示与分享
1. 幼儿完成灯笼制作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
2.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述中秋节来历和传说,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手工制作环节,幼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