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22日。关于冬至的来历和传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来历:
1. **太阳周年运动**:冬至是一年中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的日子,也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此后,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因此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阴阳变化的分界点。
2. **古代历法**:在古代中国,历法是极为重要的。冬至作为一年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古代历法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和定位。
### 传说:
1. **女娲补天**:据传说,冬至这一天,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使得天上的缺口得以修补,从此天更蓝、地更广。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只剩下最后一个太阳在天上。冬至这一天,后羿将剩下的太阳射落,让大地得到阳光和温暖。
3. **冬至吃饺子**:北方地区有“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说法。据传说,饺子形状像耳朵,吃了饺子可以驱寒保暖,保护耳朵。
4. **冬至大如年**:在古代,冬至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春节,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祖、祈福、拜神等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 **冬至十事**:古代民间有“冬至十事”的说法,包括贴门神、祭祖、吃饺子、喝羊肉汤、戴棉帽、穿棉衣等,用以祈求平安和吉祥。
这些传说和习俗反映了古人对于冬至这一节气的重视和期待,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