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气有以下特点和农谚:

**特点:**
1. **气候转换:**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气候由暖转热,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故名清明。
2. **生物复苏:** 清明时节,草木生长旺盛,百鸟啁啾,昆虫活跃,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好时节。
3. **雨量增加:** 清明前后,春雨绵绵,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 **气温回升:** 清明后气温明显回升,昼夜温差加大。
**农谚:**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清明忙,种麦忙。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风俗:**
1. **扫墓:** 清明扫墓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活动,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扫墓、烧纸、献花等,以寄托哀思。
2. **踏青:**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走出户外,踏青游玩,欣赏春光,放松身心。
3. **插柳:** 民间有在清明时节插柳的习俗,认为柳枝有驱邪避邪的作用。
4.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这天禁止生火做饭,吃冷食,民间有寒食的习俗。
5. **放风筝:** 清明时节,人们还会放风筝,寓意着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寓意健康长寿。
这些活动都是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风俗,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先的敬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