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在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大多数地区的白天和黑夜几乎等长。以下是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征:

1. **昼夜平分**:秋分这一天,太阳从正南方向升起,正北方向落下,使得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致相等。
2. **气温逐渐下降**: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增大。北半球多数地区进入秋季,南半球则进入春季。
3. **露水增多**:由于气温下降,夜晚和清晨地面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凝结在地面、草叶上,形成露水。
4. **秋风送爽**:秋分过后,秋风渐渐凉爽,树叶开始变色,逐渐变黄,预示着秋季的到来。
5. **农作物成熟**:秋分时节,许多农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已经成熟,是丰收的季节。
6. **候鸟南迁**: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候鸟开始南迁,寻找温暖的栖息地过冬。
7. **天气多变**:秋分时期,天气多变,有时会突然降温,甚至出现寒潮,因此人们要注意适时添衣保暖。
8. **节气习俗**:在一些地区,秋分还有独特的习俗,如吃秋菜、赏月、打秋千等。
总的来说,秋分节气是夏季炎热与冬季寒冷之间的过渡期,天气逐渐变得凉爽,万物开始收敛,是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重要节气。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