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正月十五跳冒火(又称正月十五西宁跳冒火)是青海省西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是春节期间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

跳冒火起源于西宁市的民间信仰,主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举行。这一天,人们会在户外燃起篝火,将稻草、麦杆等易燃物堆放在篝火四周,然后跳过火堆,以求祛病消灾、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跳冒火活动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
1. 准备:提前几天,人们会将稻草、麦杆等易燃物准备好,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2. 烧火:正月十五当天晚上,人们将易燃物点燃,形成篝火。
3. 跳火: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捧香炉、蜡烛,排队跳过火堆。跳过火堆时,人们会大声喊叫,以驱赶邪气。
4. 祭祀:跳火结束后,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神灵祈求保佑。
5. 舞狮、舞龙:跳冒火活动期间,还会有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增添节日气氛。
跳冒火活动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还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如今,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成为了西宁市乃至青海省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