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端午节由来和风俗

课时:1课时
年级:幼儿园大班
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端午节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2. 端午节的活动。
教学难点:
1.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的讲解。
2. 端午节活动的组织。
教学准备:
1. 端午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端午节的相关物品,如粽子、艾叶、香囊等。
3. 纸、彩笔、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端午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这是端午节。”
二、讲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
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
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三、端午节活动
1. 制作粽子:教师分发制作粽子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粽子。
2. 制作艾叶香囊:教师分发制作香囊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艾叶香囊。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唱歌,庆祝端午节。
四、总结
1. 教师总结端午节的意义,强调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端午节的知识和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让幼儿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制作粽子和艾叶香囊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在庆祝端午节的活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