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非常显著,这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且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大约23.5度的倾斜角度。

以下是冬至前后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情况:
1. **夏至(6月21日左右)**: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5度),此时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2. **夏至到秋分(9月23日左右)**:随着地球继续公转,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直射角度逐渐减小。
3. **秋分**: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0度纬线),全球昼夜平分。
4. **秋分到冬至(12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直射角度进一步减小。
5. **冬至**: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纬23.5度),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6. **冬至到春分(3月20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直射角度逐渐增大。
7. **春分**: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再次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8. **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直射角度逐渐增大,直至夏至。
冬至前后,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是导致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太阳直射角度的减小,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短,夜晚变长;反之,随着太阳直射角度的增大,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夜晚变短。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