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端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于对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以下是一些关于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1. **屈原投江说**:
- 约公元前278年,屈原被楚王罢黜后,在绝望中跳进了汨罗江。据说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深感悲痛,划着小船奋力拯救他。然而,当人们赶到江边时,却发现屈原已经离世。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当地人们划着船,拿着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吃掉粽子而不去伤害屈原。这一传统后来演变成了划龙舟和包粽子。
2. **纪念伍子胥说**:
- 在我国古代,端午节也与伍子胥有关。相传伍子胥因忠诚正直,最终被吴王夫差杀害,死后其尸被扔进江中。为了防止鱼虾侵蚀伍子胥的尸体,吴国百姓就在江边举行赛龙舟、抛粽子等活动。
3. **纪念介子推说**:
-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他为了救助晋国国君重耳而献出了自己的身体。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这一天人们要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
以上是关于端午节来历的一些传说,其中以屈原投江说最为广泛流传。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民间传说,但这些传说各有其特色和意义。无论哪种说法,端午节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