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重五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风俗和古诗的介绍:

###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纪念屈原说**: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2. **避邪驱疫说**:端午节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蚊虫滋生,古人认为这一天是邪气最盛的时候,因此有各种驱邪避疫的风俗。
3. **纪念伍子胥说**:在浙江一带,有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说法,认为伍子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被吴王夫差赐死,人们为了纪念他,也过端午节。
### 端午节的风俗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兴起。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用竹叶或苇叶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形状各异。
3. **挂艾草、菖蒲**:艾草和菖蒲被认为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会在端午节前后在家中悬挂。
4. **佩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可以驱蚊虫、避邪气。
5. **喝雄黄酒**:雄黄酒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饮用。
### 端午节的古诗
以下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 **《端午》**(唐代:杜甫)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尽矣,菊菊犹含芳。
俗世难逢此,登高且为长。
```
2. **《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
```
宫衣有六幅,着我便相称。
或疑肠断句,未老泪先零。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尽矣,菊菊犹含芳。
```
3. **《端午》**(宋代:苏轼)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这些古诗反映了古人过端午节的情景和情感,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