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智退司马懿15万大军的故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空城计”。以下是具体情节和诸葛亮在其中的形象:

**空城计**:
故事发生在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当时,诸葛亮军中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为了迷惑敌人,诸葛亮采取了空城计。
具体做法是:
1. 诸葛亮命令士兵全部撤出城外,只留下少数老弱病残的士兵在城内。
2. 诸葛亮亲自登上城楼,坐在城门内,弹琴吟诗,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3. 当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城下时,看到城内空无一人,诸葛亮独自坐在城楼上,心生疑虑,担心有伏兵。
司马懿多疑的性格让他不敢贸然进攻,于是下令撤军。诸葛亮成功地用空城计智退了司马懿的15万大军。
**诸葛亮形象**:
在孔明智退司马懿的故事中,诸葛亮展现出了以下特点:
1. **足智多谋**: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著称,空城计就是他智慧的体现。
2. **沉着冷静**:面对困境,诸葛亮能够保持冷静,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3.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诸葛亮深知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因此巧妙地利用心理战术,成功迷惑了敌人。
4. **忠诚正直**:诸葛亮一生忠诚于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诚和正直的典范。
总之,在孔明智退司马懿的故事中,诸葛亮展现出了他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和忠诚正直的形象。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