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或22日。以下是关于冬至的来历与传说:

### 来历
1. **天文角度**:冬至是太阳到达黄经270°时,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
2. **农耕文化**:在古代农耕社会,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进入“数九寒天”,意味着寒冷天气的开始,农民们会根据这个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
3. **阴阳观念**: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因此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转折点。
### 传说
1. **女娲造人**:在冬至这一天,传说女娲创造了人类,因此冬至也被视为人类的生日。
2. **冬至饺子**:在北方,有“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说法。相传,饺子形状像耳朵,吃了饺子可以抵御寒冷,保护耳朵。
3. **白昼最长之夜**:在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因此也被称为“长夜”。古人认为,长夜过后,白昼将逐渐变长,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4. **祭祀祖先**:冬至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人们会回家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5. **冬至补**:在传统观念中,冬至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人体需要补充能量,因此有“冬至补一补,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这些传说和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冬至的重视,以及在这一天对生命、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