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主要用以祭祖扫墓、纪念祖先和英烈的习俗。

### 清明祭先祖先烈
#### 祭祖扫墓的来历:
1. **古代农业文化背景**:清明时节,正是春耕季节,古代人们认为清明节是一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好时节,于是选择这个日子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2. **历史传承**:据史书记载,清明祭祖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周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3. **民间传说**:清明节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晋文公重耳在逃亡过程中,被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救助,后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为了纪念他,人们将清明节前一天定为寒食节,不再生火,仅吃冷食。清明节则用来祭祀祖先,生火炊烟,表示对祖先的敬仰。
#### 祭英烈
#### 祭英烈来历:
1.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牺牲的烈士,将清明节改为“清明节烈士纪念日”。
2.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决定将清明节定为全国性纪念日,以缅怀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牺牲的烈士。
3. **新时代的传承**:在新时代,清明节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用来祭祖扫墓,也用来纪念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来历与古代农业文化和历史传承有关,而祭英烈的来历则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纪念活动有关,二者共同构成了清明节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节日。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