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寅申"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用来表示时间的一种方式,它基于十二地支和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在中国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 子时:23:00 - 1:00
- 丑时:1:00 - 3:00
- 寅时:3:00 - 5:00
- 卯时:5:00 - 7:00
- 辰时:7:00 - 9:00
- 巳时:9:00 - 11:00
- 午时:11:00 - 13:00
- 未时:13:00 - 15:00
- 申时:15:00 - 17:00
- 酉时:17:00 - 19:00
- 戌时:19:00 - 21:00
- 亥时:21:00 - 23:00
"寅申须加子,卯酉却居寅"这句话的意思是:
- 寅时和申时需要加上子时,也就是寅时实际上是3:00 - 5:00加上子时的23:00 - 1:00,即1:00 - 5:00。
- 卯时和酉时则位于寅时,即卯时是5:00 - 7:00,酉时是17:00 - 19:00,它们与寅时重叠。
因此,根据这个规则,"子寅申"指的是从子时开始,经过寅时,再到申时的时间段。具体时间段是:
- 子时:23:00 - 1:00
- 寅时:1:00 - 5:00(加上子时)
- 申时:15:00 - 17:00
所以,"子寅申"指的是从晚上11点到下午5点的时间段。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