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是皇室宗女的一种称呼,不同等级的格格有不同的称谓。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清朝格格顺序列表,按照清朝官职等级排列:

1. **皇后** - 清朝的正室皇后没有固定的称呼,通常是尊称为“皇后”。
2. **贵妃** - 位高权重的妃子,尊称为“贵妃”。
3. **皇贵妃** - 仅次于皇后的妃子,尊称为“皇贵妃”。
4. **贵妃、嫔、妃、贵人、答应、常在** - 这些都是妃子的不同等级,按照地位由高到低排列。
以下是一张具体的清朝格格等级表:
1. **皇后** - 王室的正室,尊为“皇后”。
2. **皇贵妃** - 仅次于皇后,地位崇高。
3. **贵妃** - 妃嫔中的高级。
4. **嫔** - 略低于贵妃。
5. **妃** - 较低级的妃子。
6. **贵人** - 妃嫔中的最低级别。
7. **答应** - 宫女晋升而来,地位不高。
8. **常在** - 宫女晋升的初阶。
在清朝,格格的身份也会根据其母亲或祖母的封号而有所不同。例如,如果皇后的女儿被封为“固伦”,她将被称为“固伦格格”,如果是妃嫔的女儿,则可能被封为“和硕格格”或“郡主格格”。以下是不同级别格格的完整称号:
1. 固伦格格
2. 和硕格格
3. 郡主格格
4. 贝勒格格
5. 公主
6. 女王
7. 公主
以上列表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历史时期和具体皇帝有所不同。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