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时间计算方法中,一天被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以下是如何区分这12个时辰:

1. 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2.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3. 寅时:凌晨3点至5点。
4. 卯时:早晨5点至7点。
5. 辰时:早晨7点至9点。
6. 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7. 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
8. 未时:下午1点至3点。
9. 申时:下午3点至5点。
10. 酉时:下午5点至7点。
11. 戌时:晚上7点至9点。
12. 亥时:晚上9点至11点。
每个时辰的名称都有其特定的动物代表,源自中国古代的十二生肖,从子时到亥时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些时辰的名称与动物的叫声或者习性有关,例如子时叫“子夜”,对应生肖鼠,因为老鼠夜间活动频繁;亥时叫“亥夜”,对应生肖猪,因为猪通常在夜晚休息。
这种时间计算方法在古代非常流行,至今在一些传统文化中仍有所保留。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