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通常发生在12月21日或22日。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有以下变化:

1. **太阳高度角最低**: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在南半球)或北回归线(在北半球)。因此,在这一天,太阳的仰角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低,导致白天较短,夜晚较长。
2. **白天最短**:由于太阳高度角低,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南半球的白天最长。在北半球,冬至是全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
3. **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在冬至期间,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会发生变化。例如,在北半球,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接近正南和正北,而在赤道附近,太阳几乎每天都是正南北方向升起和落下。
4. **太阳运行速度**:在冬至之后,太阳的运行速度开始变快。太阳从冬至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这个过程称为“太阳回归运动”。随着太阳回归运动的进行,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5. **季节变化**:冬至标志着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南半球夏季的开始。从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直至夏至(6月21日或22日)。
总之,冬至是太阳运行轨迹和位置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同时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