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是根据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划分的,每个时辰对应一天中的特定时间段,每个时辰又分为两个刻度,共计24个刻度。以下是十二时辰对应的刻度和其吉凶分析:

1. 子时(23:00-01:00):夜半,阴阳交替之时,子夜时分,吉凶参半。
2. 丑时(01:00-03:00):鸡鸣,丑时属阴,不宜出行,但有利于修身养性。
3. 寅时(03:00-05:00):平旦,天刚亮时,有利于开始新的一天。
4. 卯时(05:00-07:00):日出,阳气渐盛,适合外出活动。
5. 辰时(07:00-09:00):食时,适合进食,有利于健康。
6. 巳时(09:00-11:00):隅中,阳气旺盛,有利于工作学习。
7. 午时(11:00-13:00):日正,中午时分,适宜休息。
8. 未时(13:00-15:00):日昳,午后时光,适宜休息或小憩。
9. 申时(15:00-17:00):哺时,适宜外出活动,有利于社交。
10. 酉时(17:00-19:00):日入,日落时分,不宜外出,但适合静心。
11. 戌时(19:00-21:00):黄昏,适宜休息,避免劳累。
12. 亥时(21:00-23:00):人定,夜深人静之时,适宜休息。
吉凶分析仅作为参考,具体吉凶还需结合个人命理、风水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情况来安排工作和生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