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9月22日或23日。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以下是秋分的物候特征和一些相关的谚语:

### 物候特征:
1. **日夜平分**:太阳在中午时分直射地球赤道,导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相等。
2. **气候渐凉**: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的气候开始转凉,温度逐渐降低。
3. **候鸟南迁**:许多候鸟开始南迁,以寻找温暖的环境越冬。
4. **草木凋零**:秋季的气候条件使得一些草木开始凋零。
5. **果实成熟**:很多水果和农作物在这一时期达到成熟期。
### 谚语:
1. **“白露身不露,秋分脚不露”**:意味着白露节气过后,身体应该开始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到了秋分,脚部也应避免受寒。
2. **“秋分麦秋至”**:指秋分时节是小麦成熟的时间。
3. **“秋分不割禾,割禾喂老鹅”**:这是一句农谚,表示如果秋分时不收割稻谷,那么收割工作可能就要等到鹅长到老的时候才能完成。
4. **“秋分后,夜越长”**:意味着秋分之后,夜晚的时长开始逐渐增加。
5. **“秋分雨不歇,到老不满畦”**:这是一句形容秋分时期降雨频繁的谚语,意思是在这个时期下雨,会导致庄稼长不好。
以上是秋分的物候特征和相关谚语,它们反映了秋分节气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