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下是于谦生平的一些主要资料:

1. **早年经历**:
- 于谦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于公系为明朝官员。
- 他自幼聪颖好学,勤奋刻苦,深受父亲的影响。
2. **科举考试**:
- 于谦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进士。
3. **官场生涯**:
- 明宣德十年(1435年),于谦被任命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 明正统元年(1436年),于谦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 明正统四年(1439年),于谦被任命为南京户部右侍郎。
4. **土木堡之变**:
-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英宗被俘后,于谦力主南迁,被立为帝,即景泰帝。
- 他主张加强边防,整顿军务,选拔贤能,巩固国防。
5. **抵抗瓦剌**:
- 于谦在景泰帝的支持下,成功抵御了瓦剌的侵扰,使明朝免于分裂。
6. **晚年生涯**:
- 明景泰八年(1457年),于谦因涉嫌参与谋反而被诬陷,被明英宗下令处死。
7. **身后事**:
- 明宪宗即位后,为于谦***,追赠太傅,谥号“忠肃”。
于谦一生忠于国家,勤于政务,关心民生,被誉为“明朝第一忠臣”。他的事迹和品质被后人传颂,成为忠臣良将的典范。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